当前位置: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 > 新闻 > 客车新闻 > 继往开来,成就“双百亿”辉煌

继往开来,成就“双百亿”辉煌

——写在中通专业生产客车四十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7日 00:00 作者:李笃生 来源: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www.politicsinfos.com]

  从1971年7月第一辆“金凤凰”下线,到成为中国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领导者,我们走了四十年。


  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日子,中通客车也迎来了自己专业生产客车四十周年的时刻。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潮起潮平,中通用“诚信、专业、进取、和谐”续写了一段奋发图强,拼搏进取的发展之路,这段路上饱含对客车发展的专注,也充满对服务交通事业的坚持。回首逝去的日子,我们怀念那些为中通发展执着奉献的功臣们,我们同样感激那些默默支持中通发展的朋友们。站在风云雄起的潮头,蓦然回首,四十年,中通客车为客车行业带来无数惊喜!


  一、艰苦奋斗,不懈进取,跨越发展,步步精彩


  1958年,由铁业社和韩庄算盘厂的40名职工利用国家投资的三万元资金成立了聊城地区车辆制修厂,这可以说是中通客车的前身。1965年,企业划归交通局直属,更名为“聊城专员公署交通局车辆制修厂”,1970年,经过当时的书记杨双吉和第一代创业者们的不懈努力和争取,终于获得了交通厅许可进行客车改装。1971年7月,经过全厂上下齐心协力,终于在7月1日党的生日这天,完成了两部Q650型客车,职工们给它们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子“金凤凰”。企业在文革艰难时期,当年生产出18辆客车,从此,中通走上了专业生产客车的金光大道。

\"中通第一辆客车骨架车型为Q650生产于1971年\"

中通第一辆客车骨架Q650


  1974年,中通客车先后参与交通部SD 651、JT661、JT680和SD662客车等车型的设计和制造,逐步组建起一支完整的研发和生产队伍。同时,在当时梁冠瑞书记的带领下,进行了建设东路10号新厂区的建设。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企业涌现了一大批无私奉献的优秀职工,带领喷漆班艰苦创业,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生产者的周文荣,千方百计保供应、争取投资做贡献的谭丙合等成为了我们公司早期创业者的优秀代表。


  1981年,企业生产客车185辆,生产流水线形成,专业客车生产基地初具规模。1984年,企业更名为“山东省聊城客车厂”,任命张道广为厂长,李梁、刘文贵为副厂长,同年,客车生产突破200辆。1983年,产品由上级分配改为自主销售,企业发生经营困难,书记兼厂长李恩普和副书记赵忠胜带领公司员工努力拼博,市场形势逐步好转,企业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1984年开始,通过干部年轻化、“七五”和“八五”改造,企业从此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1992年,产量突破1344辆,在全国交通行业中,人均效益跃居第一位,产量跃居第二位。这一时期,企业涌现出了许多耀眼的明星:技术带头人王晓鲁、舍小家顾大家的聊城市交通系统劳动模范苏学军、扎根一线、任劳任怨的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黄振山、聊城市劳动模范张留河、销售状元胡东升,他们为企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姜春云、省领导梁步庭、赵志浩、李春亭、陈建国、李文全、宋法棠等同志亲临企业视察,给予企业极大的鼓舞。


  1994年3月,公司与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总公司、重型汽车集团联合发起成立“山东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选举张道广为董事长,聘任张道广为总经理,王庆福为常务副总经理,王继华、周荣贵、孙庆民为副总经理,李海平为总经济师。1996年,第二届股东大会选举王庆福任董事长,聘任王庆福任总经理,孙庆民、周荣贵任副总经理,李海平任总经济师。


  1996年开始,企业在“建集团、上科研、搞合资、做市场”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对如何建立适应市场的经营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增强了企业应对市场的能力,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党和国家领导人宋平、吴官正、丁石荪、费孝通及省领导李春亭、宋法棠、陈延明相继等到企业视察,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998年1月,单天伟任公司总经理,同年4月,公司改为名“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9月,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发行A股股票,并于9月20日发行成功,从此,企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全年总产值达3.24亿元,企业再次跃上发展新平台。2000年元月13日,董事长王庆福敲响了深交所新千年上市的第一声钟声,4月,公司聘任李海平为公司副总经理兼任总经济师,张道枫为副总经理。


  2000年11月2日,公司与荷兰BOVA公司签署的《许可证及技术转让协议》获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注册批准,公司产品向中高档转型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公司先后派遣180人,赴BOVA公司学习培训,开中国客车行业先河。2001年6月,中通博发豪华大客车在公司下线,公司开始全面进军高档客车市场。


  2001年,公司召开四届一次董事会,选举王庆福为董事长,邹虎啸为副董事长,李海平为总经理,孙庆民、时洪功、李凤煜、郑伟国为副总经理。


  2003年,中通客车又迎来一个收获的季节,中通轻型客车有限公司成立,“村村通”成为公司产品线拓展的又一重要领域;中通客车携手新国线集团,全程服务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作为SARS后第一项重大的文化赛事,中通开创了客车事件营销的先河;同年,职工刁国栋获“山东省交通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王庆福获“山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3年,公司产销客车首次突破3000辆。

\"中通客车携手新国线集团全程服务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中通客车携手新国线集团全程服务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2005年1月,公司召开五届一次董事会,选举和聘任王庆福为董事长,李海平为总经理,时洪功、孙庆民、李树朋、贾开潜、孙国彬为副总经理,宓保伦为财务总监。


  2004年6月,为了开发西部市场,打造中通西部客车出口及清洁能源客车生产基地,公司对新疆客车厂进行了重组;3月,在世界客车联盟上海客车展上,中通客车被授予“年度最佳客车制造商”,展示了企业的强大的发展后劲和创新实力,同期,公司投资3000万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档客车生产线投入使用,形成了万辆中高档大客车的生产规模。


  “我们有两条生产线,一条生产产品,一条培养人才!”这是公司董事长李海平常说的一句话。2006年,这两条生产线都硕果累累, 4月,国内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纯电动客车在中通下线,7月,公司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2月,公司获得客车底盘生产资格,这成为了中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2006年,另一个影响行业的重大事件就是中通教育学院的成立,它标志着中通客车人才强企战略的正式实施。就在这一年,公司产销客车首次突破5500辆。


  技术创新是中通客车永续成长的重要法宝,2007年3月,公司检测中心顺利通过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专家组现场审核,成为国内客车制造业首个拥有国家级实验室的企业;2008年9月,发改委、科技部授予中通客车技术中心“国家级技术中心”。2009年1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户中通客车。创新科技,中通再一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07年9月,公司荣获 “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中通品牌打造开始步入更高平台。12月,六届一次董事会召开,会议选举李海平为董事长,邹虎啸为副董事长。聘任时洪功为总经理。


  2008年,是一个让13亿国人永远难以忘记的年份,同样也被中通客车载入史册。5月,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公司在第一时间紧急行动,干部群众捐款捐物,传递着中通人对灾区的一片爱心。8月,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举行,中通作为唯一与奥组委签订服务合同的客车企业,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全系列参与服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通客车良好的产品和品牌形象。


  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又成为中通客车展示的舞台,近400辆节能与新能源客车服务全运会,并得到了省领导和组委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2010年,中通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中通新能源客车开始在山东、浙江、天津、海南等地形成批量销售,新能源客车产业化再获新突破。2010年12月31日,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李海平为董事长,邹虎啸为副董事长。聘任孙庆民为公司总经理。


  2011年初,基于对未来发展的敏锐判断,公司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分三步走实现“双百亿”的远景规划,中通这艘客车航母又将乘风破浪,开启全新航程。


  从1971年的18台,到2011年客车销售即将突破10000台,40年来,中通客车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四十年来,面对市场环境的复杂变化和各种风险挑战,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全体员工的奋力拼搏,中通客车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无论是在企业规模,还是在管理水平、经营效益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司治理结构日趋完善,以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研发及技术储备为代表的创新能力全面加强,员工素质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初具特色,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经营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中通客车已经在国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并已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化的竞争。2011年4月,中通3万辆新能源与节能型客车基地已经奠基动工,投产后将成为中通发展史上的新跨越,引领中通进入历史新纪元。


  二、不懈追求,中通客车走向世界


  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在视察中通客车时欣然挥笔,题词“中通客车,走向世界”。殷切的希望化作中通人奋勇前进的动力,面对客车行业的发展形势和环境,中通客车审时度势,2003年,提出了国际化的发展思路,并开始探索、研究、开拓国际市场。中通客车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逐渐成形。


  成功源于对梦想的不懈追求。2003年,中通客车接到来自阿联酋的8辆客车订单,首次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出口实现了零的突破,成为公司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2004年,公司成立海外销售处,2005年,公司正式成立海外营销总公司,全年累计出口客车222辆,实现销售收入 8286万元,居国内自营出口客车企业销量排名第4位;2006年,全年累计出口客车 461辆,实现销售收入 1.84亿,并被认定为首批 “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2007年,海外销售业绩连续第三年翻番,全年累计销售 1194辆,实现销售收入 3.84亿元,在海外占有的份额由 2006年的5.92%升为 12.29%。并且实现了 CKD散件批量出口。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残酷洗礼下,中通客车愈战愈勇,在国际竞争中频频胜出,2008年4月,公司与阿波沙合达公司签署了价值6400万美元的销售合同,购买公司公交车1600部。为中国客车行业开拓国际市场以来第一大单,不仅震惊了国内,而且大大提升了中通客车的国际品牌影响力,2010年, 公司在与奔驰、沃尔沃国际客车品牌的竞争中获得摩洛哥350辆高端大型客车的订单,2011年,中通客车出口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预计全年出口金额将超过1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

\"2008年中国客车行业第一出口大单,1600台沙特\"

2008年中国客车行业第一出口大单,1600台沙特


  四十年的积淀,尤其是上市后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让中通人充满自信,中通客车己具备了走向世界的基础和实力,具备了让民族客车品牌走向世界的能力,如今,中通的市场开拓正在从由 “游牧”式变为“农耕”式,由简单的产品输出延伸到CKD模式的“技术+资本+产品”输出,出口范围已经达到包括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等高端市场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业务已经成为中通发展的重要支撑。中通客车积聚在冰山下面的力量开始支撑企业更快地走向世界。


  “具备高品质,方显高品位;着眼大市场,才有大作为” 。 在国际市场的开拓过程中,中通客车肩负着“创新科技,领航绿色交通新时代”的企业使命,“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努力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客车企业,并将民族客车品牌推向世界。按照对国际化的认知,未来的中通客车将通过整合全球资源,不断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出口业务占公司整体业务的30%以上,并且将中通客车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客车制造企业。


  三、市场导向,服务为本,国内市场稳健前行


  1982年,企业遇到了建厂以来第一次产品积压,市场经济开始向企业发出最初的信号,1985年,企业在客车行业中率先组建销售科,成为目前销售总公司和技术服务处的雏形。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客车行业开始全面由计划向市场过渡,中通客车率先认识到市场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立足山东,扩展河南、河北,再辐射山西和陕西的思路,迅速打开了市场。1992年,中通客车产量突破1000辆,成就了行业“南扬北聊”的美谈,成为全国交通系统的骨干企业。1996年,公司产量实现翻番,突破2000辆,随着产销量不断创出新高,中通的服务网络也在不断健全,服务半径不断缩小,响应时间越来越短。中通率先开通800、400服务专线24小时提供免费咨询服务,这些绿色通道的建设,让客户真真切切的体验到用户至上,赢得了客户认可。


  2001年后,随着国内高速网络的不断延伸,中通客车也在向中高档不断拓展,在消化吸BOVA客车技术基础上,开发出凯撒、凯越、凯驰等中高端产品,并迅速走红市场。公司在对国内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敏锐地认识到中国客车最具潜力市场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京津唐地区,于是提出了“打过长江去”、“稳定现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市场运作思路。2002年,以“增进友谊,携手开创美好未来,力创双赢,共同发展图大业”为主题的营销工作会议暨全国客户座谈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不仅宣传了品牌,提高了公司知名度,而且稳定了现有市场,开拓了新的市场,同时,制定了进军上海、广东市场的营销策略。2003年,中通客车全程赞助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成为国内事件营销的经典案例,对于企业开拓广东、海南、上海等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时间,中通博发、凯撒等车型风糜长三角、珠三角。这一阶段,公司开始进军天津市场,目前,天津公交已成为公司战略重点客户,占有率达30%以上,也带动了这一区域旅游及客运车辆的销售,中通客车国内市场正在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随着城乡客运和中小城市公交的不断发展,轻型客车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2003年,公司抢抓机遇,成立聊城中通轻型客车公司,“村村通”成为了公司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轻型客车的快速发展印证了当时公司决策的正确,而轻型客车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3年,公司产销客车首次突破3000辆,并创出了月销客车700部,单月销售1.2亿元的历史记录,公司国内市场正呈现以山东为基础市场,以东北、西北为传统市场,以天津、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开发市场的良性发展新格局。


  2005年以后,公司在不断稳固上述市场基础上,采取了对主力市场进行深度运作模式,并开发了诸如广西、江苏、浙江、川渝、北京等市场。同时,通过加大市场研究力度,实现科学决策,依据80/20原则,推行“选客户、选市场、选产品”的“三选”政策,在此基础上,加大营销渠道的优化及拓展,并强化了公交、旅游和高端客运市场的开拓,推动产品结构向大型化、中高端转型。


  2008年,在国家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大好形势下,中通新能源客车开始了产业化征程,中通客车研发的纯电动客车,作为"奥运一号"服务奥运会开、闭幕式及残奥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新能源客车的技术实力。中通混合动力客车也开始在天津等地批量运营。


  2009年,80辆中通混合动力客车交付济南公交,成功服务第十一届全运会,获得组委会颁发“特别贡献奖”。至2010年底,中通新能源客车已实现了山东省“6+1”都市圈战略布点,累计销售新能源客车400余辆,分别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济南、泰安、莱芜、聊城、杭州、新加坡等地。新能源客车已成为中通继海外市场之后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链接:/buses/2011/0627/article_31903.html
客车新闻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推荐阅读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www.politicsinfo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通客车”)是一家规范的股份制公司,具有四十... [阅读]
新闻专题 更多>>
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冲击下,绿色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最强音。相比...
2015年5月11日,“2015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在...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