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 > 新闻 > 客车新闻 > 城镇化与国家汽车产业

城镇化与国家汽车产业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0日 00:00 作者:徐和谊 李庆文 来源:中国汽车报


  4.汽车产业在扩大就业方面潜力巨大。汽车制造业是拉动效应最强的工业部门之一。有统计显示,在德国,汽车及其相关就业人口,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超过了1/4;在美国,这个比例是1/8。在中国,2007年,汽车工业直接就业人员达到265万,与间接就业人员比为1∶11,带动间接就业人员3000万,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11.2%。2008年,汽车工业以及上下游产业带来3700万人就业,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比重12%强。有机构预测,中国汽车产业职工人数2010年将达到357万人,2015年将突破500万,到2020年将达到776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0%。到那时,间接拉动就业估计超过7000万人。显然,这样的吸收劳动力资源的能力,对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保持,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5.汽车产业对改善城市的空间布局作用显著。在汽车产业未发展以前,我国主要城市的城市形态和城市结构存在一元化特征,即人口和人们的非农业活动基本局限于城市内部,城市范围狭小,功能比较单一。汽车产业大发展之后,许多城市和地区进入汽车社会,人们的活动半径大大增加,人口逐步迁移到郊区生活和工作,文体、教育等人类活动也开始向郊区扩散。


  三、现阶段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给城镇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我们正面积极地对待


  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汽车的迅速普及,中国快步进入汽车社会。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经济和社会问题,其中能源短缺、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不仅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增长的三大制约因素,同时也对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使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约束矛盾更加突出。在这种背景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声音,呼吁国家对汽车产业进行限制、放慢汽车产业发展速度。我们认为,对这种观点需要仔细加以辨析。


  应该看到,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给城市环境和国家的能源安全带来了一定压力,但这是所有发展汽车产业的国家都必然面临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放松汽车产业的发展。西方一些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在工业化发展历史上,一些国家在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之后,对待汽车产业的不同态度,形成了不同的国家竞争力结局。例如,英国是最早试图放弃国家汽车产业的现代化经济大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放任国内汽车品牌衰落,以为其他产业如金融、信息、贸易等“软性”产业的崛起,能够真正替代工业化时代的典型“硬性”产业———汽车产业,结果当金融、贸易等软性产业遭受全球金融风暴冲击时,国家经济竞争力迅速衰落。美国也曾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逐步放松了对国家汽车产业的重视,无视国家汽车产业重疾缠身、竞争力下降的挑战,最终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全球第一大汽车公司通用汽车走向破产边缘,国家制造业竞争力遭受重创,不得不出资超过数百亿美元来挽救颓势。相反,日本和德国、韩国,即便是各自国家的信息产业、金融产业再强,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以汽车为代表的国家制造业的重视与扶持,中央政府总能在第一时间出面,维护国内汽车产业的最大利益。其结果是,这些国家综合竞争力基础牢固,抵御国际市场各类风险的能力很强。


  由此可见,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它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只有通过这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来加以解决,而绝不能限制它的发展。


  四、积极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城镇化与汽车产业协调发展


  汽车产业在面临能源、环境、交通等诸多挑战的同时,它自身也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汽车产业正在向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转型,这就为汽车产业与城镇化进程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中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为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世界汽车产业加速向中国市场转移给城镇化带来新机遇。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产业投资最集中的区域,大量的资金、技术向中国转移,使中国的汽车产业进入新一轮扩张期。不仅传统汽车产业优势城市如长春、武汉、上海、北京等有了更大发展,而且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如成都、重庆、柳州、郑州等地的汽车产业,也由于外资的进入而不断发展壮大。这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注入了发展的活力,有力改变了我国城镇化地区间不平衡的局面,给我国的城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2.城市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给汽车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扩大汽车消费,既是国内消费升级发展演进的必然产物,也是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的必然要求。去年,我国汽车新车销量一举突破1300万辆,今年估计能够超过1700万辆,这证明了我国消费升级的巨大活力。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城镇化的发展重点由特大型城市向中小城市的快速扩散,国内汽车消费梯度将进一步拓宽,汽车消费总量将维持稳定增加。市场稳定扩大,为国内汽车企业进一步提升规模创造了条件,对汽车产业持续发展是最有力的支撑。


  3.城镇化过程中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将有效促进汽车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面对汽车产业发展给城镇化带来的环境与交通压力,我国许多城市管理者正在积极探索各种应对措施,力图通过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积极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等手段,推动城镇化与汽车产业可持续协调发展。


  4.汽车产业向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增长,推动城市和谐发展。我国城镇化进一步发展,不仅意味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而且意味着消费模式、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变化与转型;推进国家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不仅意味着产销量的增长,而且必然伴随着产品结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产业组织等方方面面的重大转型。


  由消费领域传导而来的产业升级转型压力,与国家战略需要相结合,必然凝聚起巨大的推力,促进汽车产业朝着更高级的自主创新能力、更节能环保的产品结构、更高效的生产方式、更高集中度的产业组织结构转变。


  由于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资源的日益稀缺,世界汽车制造技术加速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变。混合动力等节能型汽车和氢燃料、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将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并渐渐成为市场的主角。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是“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方向,也是汽车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注:作者徐和谊,为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庆文为中国汽车报社社长、中国能源报总编辑。

链接:/buses/2010/1110/article_25701.html
客车新闻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推荐阅读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www.politicsinfo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金龙公司总部新厂区位于南京溧水开发区,旗下有大客车、轻型车、乘用车...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