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汽车零部件业发展轮廓勾勒(一)
从国Ⅲ排放标准实施,到奥运掀起新能源汽车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制约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快速健康发展的不只是整车研发和制造技术,还有基础性的零部件。
关于商用车国Ⅲ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技术路线的讨论,几乎持续了整整一年。这样的讨论已经超越技术本身,还涉及到相关利益、甚至政府管理方面的问题。无论结果如何,如此大范围地公开讨论关乎行业命运的重大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行业媒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我国加入WTO以来首次遭遇贸易争端败诉,也发生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然而,接受了全球化洗礼的中国零部件行业,以出乎人们意料的成熟平静面对这个结果。
当我们扫描今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几幅画面,再用关键词把它们串联在一起,就勾勒出2008年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基本轮廓。
关键词——争论
今年发生在零部件领域的两起技术路线之争,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
从今年7月1日起,3.5吨以上商用车全部实施国Ⅲ排放标准,不达标的新车不许销售。这条消息使一些本来寄希望于标准推迟实施的商用车和发动机企业,立刻感到巨大的压力。
自主品牌发动机企业实现国Ⅲ排放的核心技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存在严重缺失。德国博世国Ⅲ电喷系统占中国60%的市场份额,其次是德尔福、电装、西门子,本土电喷企业只有不到5%的市场份额,外国公司掌握了绝对话语权。
自主品牌发动机生产企业决定奋起直追,但却被复杂的技术路线选择所困扰。国家发改委确定了三条推荐的主要技术路线:电控高压共轨、电控单体泵和电控泵喷嘴技术。是否应该由政府管理部门推荐技术路线,这本身就引起一些争议。然而,此后重汽推出的电调泵加EGR发动机又以“个案”身份上了公告。这样,行业内掀起了关于国Ⅲ发动机“第四条路线”的大讨论。
今年发生在变速器领域的“故事”与国Ⅲ发动机惊人地相似。
我国乘用车领域自动变速器目前由少数跨国公司主导,被称为技术领域的“最后一个堡垒”。随着市场对自动变速器需求的增加,自动变速器核心技术缺失问题也显得特别严重。年初,业内传出发改委希望组织汽车企业联合开发DCT的消息,变速器行业技术路线问题立刻成为讨论焦点:AT、AMT、DCT和CVT,对于这四项技术的优缺点大家众说纷纭。
11月25日,在发改委牵头之下,12家汽车企业与博格华纳成立合资公司,联合开发DCT,博格华纳占合资公司股权的66%。这12家企业占据了国内自主乘用车领域90%以上的市场份额。
有人为这种联合叫好,也有人为技术领域的孤注一掷表示担忧。
世界汽车技术已经有近百年的积累,作为后起国家,我国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缺失可以部分归结为历史原因。为了加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政府帮助企业作出了选择,这样可以集中产业力量攻克难关。但政府抉择能否代替市场选择?这样的选择又潜藏着多大风险?这些都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陈华出任康明斯中国供应链、质量和信息技术执行总监[09-26]
- 成都客车森鹏电子共携手 绘制海外绿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欧美市场 精进电动耀动2024汉诺威商用车展[09-26]
- 玉柴参加“与中国驻东盟经商参赞面对面”交流会[09-26]
- 北京祥龙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09-26]
- 媒体关注:从未势能源看中国氢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09-25]
- 尽显“全天候”品质 欧辉BJ6105确实有点大不同 [09-25]
- 森鹏出海 领航商用车数智化转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