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 > 新闻 > 配套新闻 > 专家:国家不需要救车市 需要救汽车零部件(三)

专家:国家不需要救车市 需要救汽车零部件(三)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10日 00:00 来源:搜狐汽车

   搜狐汽车:刘老师提到的几个点,问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零部件产业有哪些对策,可能有的零部件是一个企业机遇,固有的问题也有了改变的契机,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哪些改革?或者长远来看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新的思路?

 

   陈光祖:这一两年我们就是研究要促进零部件转型,不管怎么样这个在业界里面呼声已经很高了,零部件要转型,在这个时候给你打一个巴掌,这就出现了要更快的转型。本来还没有那么急迫,我还想再晚一点,还想再维持这个结构,现在加快了。

 

   转型过程必然有好、有坏,不是保护落后,现在不等于把全球化否定了,因为我们这次是因为全球化不够反而得到一点好处,但不能因为这样我就不搞全球化了,所以要在全球化的基础上加快零部件的转型非常重要。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在浙江,我最近这几年一直去浙江,因为浙江叫我当顾问,汽车协会的。浙江有400多家做同一个零部件,没有一家拿到品牌。你没有拿到软件做硬件怎么行?400多家为什么不好好组织起来,怎么组织,最好有一个组织,应该研究我们自己怎么做品牌,人家肯定不会给你,因为是独家品牌,就这两家那你怎么办,我们利用这么大的实力把它组织起来,生产上提高效率,可以一个产业链组织起来。我们现在一边组织起来提高效率、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在科技上真正做成我们自己的品牌。

 

   现在最大的好处就是人们思想通了,你不好好干往上都不行。这次曾庆洪去了,我说广东怎么办、广东汽车怎么办?好多产品,因为百分之八九十就靠中国制造,你到市场就得买中国货。但汽车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全球化发展的空间还是有的,现在的办法是重组。

 

   很多很重要的市场。比如说我们的滤清器,滤清器全国一千多家,但我们最核心的这个纸,杭州、重庆有了干了二三十年,基本上都不行。售后杭州做的勉强可以,但是欧洲制造商滤纸不一样啊,过滤的又好一点,戴了口罩又不能把气憋着,戴太多是好了,但是气憋了也不行啊,非典的时候说戴三个口罩也够受啊,所以纸就没有,这个产业链怎么办?看着似乎最简单的纸,你就是做不出来。三年前上海国产化我跟上海谈过,说我这个纸可以做的非常好,可以20万公里都可以,我说你不要20万公里,3万公里就行。问题就是认识不够,你的定位就是3万公里,口罩可以戴一辈子吗,受得了吗,口罩里面的细菌比外面还多了。汽车行业搞国产化能管到轻工业嘛?专门成立了一个汽车论坛搞了半天,最要害的几个关键的问题要好好的攻关,我们汽车零部件就大有希望。

 

   这次金融危机是给我们汽车零部件敲了一个警钟,是坏事,也是好事。

 

   钟师:陈老,因为整个国产化过程他是目击者也是见证人,但是咱们零部件说实话老毛病是久病,一直没有好好医过。现在整车产业好像给人感觉是一个虚的,真正核心的东西还不行。德国的整车企业、日本的整车企业为什么那么强大?表面看产销量很高、技术也很先进,实际上是庞大的自己本国零部件工业在支撑自己本国的整车产业。

 

   中国整车产业规模很大,好像面上都是在本国生产,但大概四分之三都是外来品牌,中国国产自己的本土品牌根本就很边缘了。四分之三国外整车品牌的配套,有很多是国外过来的,虽然很多外国公司可能在中国开组装厂或者某种制造厂,但是不管怎样,利润里面分析的话,大部分利润还是流向国外。这个市场成果里面,分享这个成果的,大部分还是整车企业和国外的零部件企业,是他们在瓜分中国市场的兴旺。我们不能老是探讨中国好像马上到多少万了,这是消费者有钱的贡献,而不是产业的东西。

 

   现在由于那么多年,整车企业能做短平快,能出GDP效益。而每个地方的零部件企业对地方GDP拉动的并不是很大,所以没有政府去关心他,或者在一个策略上、结构上关心他,因为出不了很大的政绩。

 

   培养零部件企业的工作也非常辛苦,十年、二十年可能才看到结果。在一般的官员任期里面五年是看不到结果的,所以谁都不屑于做这个事情,中央管理部门也是频繁地变化,最后真正能踏踏实实做零部件产业战略的部门也没有。弄来弄去这个产业要靠企业冒很大风险做很多高技术的研发,企业风险很大,尤其是对民营企业实际上风险非常大。很多企业导入期的时候需要政府各方面的支持,政策、税收、市场导向等方面,也不是让企业自生自灭的。

 

   日本,包括德国企业,也不是一开始你爱干什么干什么,我们政府不管,不是这样的,也是很强的政府的引导。

 

所以我们有时候看到很悲哀,日本把所有最好的供应商全部带着,所以这个利润链始终滚在自己的里面。日本企业到外面一个国家,把自己的零部件企业也带着,然后再赚回来。韩国的零部件企业也是这样。中国的车企则不同,别说带到国外,连自己本国的利润分享的份额也很少。

 

   万向在民营企业里面是最好的,整个零部件企业也是最高的,但是营业额不高,人民币就二三百亿,折合美元也就几十亿美元。而这样的块头的零部件企业,在国外很多,甚至有销售额达到几百亿美元的。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照这么发展也没有人管的话,自生自灭的话我觉得有问题。

 

   中国整车这块,随着GDP的增长的话,肯定会保持比较好的情况,零部件企业如果自生自灭的话可能未来整个行业也不会好到哪去,分享不了里面的成果。

 

链接:/supply/2008/1110/article_4654.html
配套新闻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推荐阅读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www.politicsinfo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金龙公司总部新厂区位于南京溧水开发区,旗下有大客车、轻型车、乘用车...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