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院何祚庥:纯电动是唯一出路
如果电池的价格比油价或者内燃机价格还要高的话,那么纯电动汽车就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十年前,我专门写过文章评论过氢燃料电池,谈到它的很多问题,比如运输、安全,好在现在国家不鼓励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了,但是新的争议又转变到了是发展混合动力汽车还是纯电动汽车上来。
在我看来,结论很清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就是纯电动汽车。
内燃机技术在中国早已是一块软肋,与国外的企业视基础研究为生命不同,国内甚至没有企业做过细致的基础研究工作,到现在为止,我国仍然不能独立设计内燃机机车。既然我国在内燃机技术上无法与国外一争高下,甚至相提并论,那么在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上,我国也很有可能做不出任何有建设性的成果。
面对这样的既有现实,我们倒不如转到纯电动车的技术开发上来。在这一领域,各国的技术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从现在起我国能够把主要力量投入到电动汽车方面,就可以与其他国家共同前进。即使我们的基础会稍逊一筹,但追赶还是来得及的。另外,在机械化程度上,因为现有的技术都还不成熟,尚处在试探市场的阶段,各国都不会轻易实行大规模机械化,这样反而凸显了我国劳动力廉价的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此外,制约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另一个现实问题是油价。当下居高不下的油价直接导致了混合动力汽车的高成本。失去了价格优势,又没有完全解决污染的问题,可以说混合动力汽车基本丧失了市场竞争力,更无法形成产业化。
发展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是出路,而要想做成纯电动汽车,要以蓄电池作为动力中心来设计。目前我国蓄电池的技术不够成熟、使用寿命不长成为了发展纯电动汽车的最大问题。一辆车可以使用10~15年,最多不会超过30年。按照一年充电300次电计算,10年要充3000次,也就是说一辆纯电动汽车在报废之前大概要充电10000次。而锰酸锂的寿命大概就只有1500次。现在中国普遍使用的磷酸铁锂的寿命也不过只有3000次。寿命短了,价格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如果电池的价格比油价或者内燃机价格还要高的话,那么电动汽车就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好在现在有一个喜人的形势,一种以锰酸锂为正极、钛酸锂为负极的蓄电池备受关注,并被人们所看好。这种蓄电池的充电次数是30000次。不过这项技术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目前只是在实验阶段。所以我认为,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制高点就是这种可以充放电30000次的锂离子蓄电池。
另外一种叫锂空电池,它的能源密度是锂离子蓄电池的20倍,比汽油的能源密度还高。全世界都在攻关这个技术,但是现在成本还很高,所以我认为目前锂空汽车还不值得提倡。
电动汽车领域存在不同的技术,可以形成竞争关系,这对市场的优化是有益的。电动汽车作为一个产业不是两三年就可以做好,可能需要十年、十五年,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推动的主体应该是国家,而不是企业和他们的代表。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国庆假期收官,藕粉出行体验分享来啦![10-08]
- 合肥国际新能源车展 安凯引领“智·电”出行[10-01]
- 智驭未来 匠心筑梦 中车电动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冠军揭晓[09-30]
- 打卡《黑神话:悟空》取景地 还得靠依维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质量旅游客运服务体系[09-29]
- 绿色公交“新风景”安凯纯电动G6批量上岗绍兴 [09-29]
- 公共出行焦虑重重 欧辉客车BJ6859帮你做好情绪管理[09-29]
- 梦想1+1 VIP 中通客车助力森煜汽运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靓丽名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