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 > 新闻 > 客车新闻 > 为什么我国客车企业兼并重组难?

为什么我国客车企业兼并重组难?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6日 00:00 作者:汪乾 来源:中国汽车报

  兼并重组不仅是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最佳路径,也是客车行业内公认的解决“零产量企业”难题的最有效方法,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近些年来,不少客车行业内数得上的企业都前赴后继地尝试着走兼并重组之路,然而成功者寥寥。一桩桩失败的案例说明,兼并重组并非易事。那么,兼并重组到底难在哪呢?


  资质成了摇钱树


  在中国,要生产客车必须首先取得生产客车资质,而取得资质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如此一来,客车生产资质就成了一件稀缺性物品,如同所有稀缺性物品一样,客车生产资质价值不菲。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巴士与客车年鉴》主编王健指出,在客车行业里,经常有某家企业很长时间没生产一辆车,但是突然有一天,这家企业死而复生,以全新的产品和形象出现在市场上。因为有投资方想进入客车生产领域,所以购买了该企业的生产资质,以借鸡生蛋。对于客车企业而言,即便很长时间不生产一辆车,也不会轻易破产,宁愿长期关停待价而沽。因为破产可能失去客车生产资质,那等于损失了拿资质进行融资的机会。“客车生产资质还是很值钱的,最近,绿箭集团购买一家客车企业生产资质,花费了数千万元。”王健透露道。


  地方保护


  资质也牵涉到地方保护。因为只要企业还有生产客车的资质,那么即便暂时一辆车也不生产,将来也可能通过出卖资质找到新的投资方起死回生。


  “客车产业链较长,带动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较强,对地方政府财政贡献也较大,地方政府一般不会轻易让其破产。”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佘振清说。


  更重要的是,客车中份额最大的公交车市场是受地方保护最多的市场。各个城市的公交公司一般惟地方政府之命是从,采购的公交车多是本地企业生产的产品。


  王健认为,这种采购思路严重违反了市场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采购方据以选择产品的标准应该是性能、价格等可以量化和考核的项目。但在城市公交车采购上,很多公交公司更多考虑的是地方政府的意愿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在公交车采购上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这种排斥竞争的市场,使得部分落后的客车产能得以保留下来,不利于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升级。


  地方保护不仅体现在公交车采购上,在长途客运车采购上也能看见地方保护的影子。“有的地方,运输公司如果不采购指定企业的客车,当地政府就在客运企业的运营资质上设置难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


  政府行政统筹和管理能力缺乏


  在王健看来,在业内呼吁客车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多年之后,客车业“零产量企业”依然存在的问题,很大一部分责任在于政府行政能力缺乏。


  “兼并重组涉及到政策制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协调,以及政府和客车企业之间的管理权限、利益分配协调等环节。可是政府并没有做好,出台的政策要么脱离实际、前后矛盾,要么在执行环节漏洞百出。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各说各话、推诿扯皮,地方政府和客车企业争利等不一而足。”王健说,“要搞好客车企业的兼并重组,政府的行政统筹和管理能力还要提高,要有干事的态度。”

链接:/buses/2011/0916/article_34188.html
客车新闻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推荐阅读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www.politicsinfo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金龙公司总部新厂区位于南京溧水开发区,旗下有大客车、轻型车、乘用车...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