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新能源汽车:五年规划期末大总结
发展新能源汽车既为国策,也应当是国有企业孜孜以求的战略,必须有长远、面向市场的投资规划。
五年规划期末总是各方大加总结之时。一汽年前曾发布一条消息,称"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29亿元,开发出400余种车型,拥有1000余项科研成果,获部级以上奖励300余项,拥有专利1028项。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研发费用达3亿元,获得65项专利、有38项发明专利获得美国专利局授权。
相信这一表述旨在说明一汽在过去5年的研发成绩。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3亿元的研发投入,于当前热火朝天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而言,显得有点突兀。3亿元仅是一汽"十一五"129亿元研发投入的2.3%,3000辆奔腾B50的销售收入。这看起来有点少,尽管它已换来多项专利。
有不少报道提到过,中国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相比通用、丰田等国际巨头,有如沧海一粟。像通用汽车单单在雪佛兰Volt增程型电动车的研发,就花了7.5亿美元,相当于50亿人民币。2009-2012年,通用在推进新能源战略以及先进驱动技术研发及商业化方面的投入资金预计为29亿美元,约合192亿人民币。
国际巨头有没有对新能源汽车投入这么多,那并不是个严重的问题;但国内巨头投入如此之少,确是个严重的问题。尽管国家提出新能源汽车战略之后,各大集团在"十二五"规划之中均大幅提高了相关投入,但国内外差距仍是明显存在。
新能源汽车被视为中国汽车业可以"弯道超车"的机会,而这需要及时巨额投资。并且在技术和产品研发上,投资的主体应该是企业。如此才能显示强弱之分,激发市场竞争。而在目前的汽车业格局中,大型汽车集团之所以对新能源汽车投入不足,原因之一是看不到即时的市场效应,不能产生明显的业绩。这对于任期有限的国企掌门人来说,也即不能产生致命的诱惑力。
此前大型国有企业更多依赖于合资赚钱,而对发展自主品牌较为吃力,或者也有同样的原因在作怪。而对于发展自主品牌的大战略而言,某种程度上合资只是一种策略。同样,发展新能源汽车既为国策,也应当是国有企业孜孜以求的战略,必须有长远、面向市场的投资规划。
攻克这个难题,国内主流企业,以及国内外企业,也应当结盟互助,集腋成裘。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国庆假期收官,藕粉出行体验分享来啦![10-08]
- 合肥国际新能源车展 安凯引领“智·电”出行[10-01]
- 智驭未来 匠心筑梦 中车电动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冠军揭晓[09-30]
- 打卡《黑神话:悟空》取景地 还得靠依维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质量旅游客运服务体系[09-29]
- 绿色公交“新风景”安凯纯电动G6批量上岗绍兴 [09-29]
- 公共出行焦虑重重 欧辉客车BJ6859帮你做好情绪管理[09-29]
- 梦想1+1 VIP 中通客车助力森煜汽运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靓丽名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