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车商业化仍需假以时日
新能源汽车是否发展得过热?一些业内专家提出过质疑,另一些专家也认为这种“热”正是我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机会。然而,正在国家政策积极倾斜的时刻,一个事实却给大家泼了一瓢冷水:一款新能源汽车在一年零销售之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也许,这瓢冷水不一定会让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降温,但应该是个很好的机会,让大家在高温下对新能源车的发展进行一次冷静的思考。新能源车是否已经具备商业化的条件?
据媒体报道,虽然上有国家规划作为强心针,下有各大汽车企业新能源车研发的风起云涌,但是在消费市场上,2010年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还不到1000辆。这个数字相对于1110多万辆的全国乘用车总销量来说,是小数点之后可以被忽略的一个数字。据了解,很多新能源汽车的经销商表示,这种类型的车要不就是卖出去过几辆,但之后就退货了,要不就干脆一辆都没有卖出去过。在这种大背景下,近来又有新能源车的相关消息传来,曾头顶中国首款自主研发量产的混合动力轿车、国家“863计划”重大汽车专项等多个殊荣的一款新能源车2010年没有销售出一辆车,最终无奈地告别了历史的舞台。
一方面是热火朝天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是新能源车的停产。难道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被拔苗助长了?还是发展道路上必然经历的过程?
曾有业内专家给新能源车算了一笔购买账,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对于纯电动汽车的补贴金额每辆最高达6万元,但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金额仅有3000元,89%的被调查者因为价格过高不愿意购买混合动力汽车。笔者认为,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是体现在其本身的使用过程中,对于这样一次投入较高成本的购买行为,政府的补贴额度应该足以覆盖购车的成本。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完全商业化还需时日。如果消费者购车之前一算账,觉得自己不亏,那我国新能源汽车才算到了商业化的时候。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国庆假期收官,藕粉出行体验分享来啦![10-08]
- 合肥国际新能源车展 安凯引领“智·电”出行[10-01]
- 智驭未来 匠心筑梦 中车电动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冠军揭晓[09-30]
- 打卡《黑神话:悟空》取景地 还得靠依维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质量旅游客运服务体系[09-29]
- 绿色公交“新风景”安凯纯电动G6批量上岗绍兴 [09-29]
- 公共出行焦虑重重 欧辉客车BJ6859帮你做好情绪管理[09-29]
- 梦想1+1 VIP 中通客车助力森煜汽运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靓丽名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