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逼一汽东风两大集团进新能源车争利漩涡
2009年8月,有关一汽东风在新能源汽车开发领域动作迟缓、已经沦落为洋品牌代工厂的报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汽和东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作出针对此质疑的回应。一汽、东风这两大老牌国有汽车企业在自主品牌开发方面,此前做得的确不尽如人意,行业、社会对其质疑由来已久。应该说,这两年一汽、东风都通过不同的途径在自主品牌开发上努力,也初步看到了一点成绩。客观地说一句,他们过去做得确实一般,但也应该给他们成长的时间。
但新能源车的开发,与自主品牌的开发还不是一个概念。业内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在内燃机开发上,国内自主企业很难与欧美日三大企业进行抗衡,如果开发新能源车我们就与这些巨头站在了同一起跑线,自主企业就有与他们并驾齐驱的机会。这种说法有两个不合理的假设,假设一是国外这些汽车巨头之前近百年,对新能源汽车没有进行开发研究;另一假设是,汽车的竞争力只是动力开发的竞争。
事实上,这两个假设并不成立,美国通用破产时,业内分析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过去几年内美国通用投入数百亿美元开发新能源汽车没有得到应有的市场回报,从而拖垮了通用。而目前流行的混合动力、电动车等新能源研究,欧洲企业起码在数十年前就开始进行研发投入。有关动力是汽车关键组成部分不假,但即便现在,大家普遍认为国内做得比较成功的几家自主品牌,在此之前,大多数车的动力总成系统是买来的,他们的成功就足以说明,动力总成不是唯一的竞争力。
批评一汽、东风对新能源汽车投入不足,或者力度不够,可能符合实际情况。在目前,新能源车被提到无限高度,新能源车开发炙手可热的今天,这两家企业做的、说的都不是太多,感觉与其身份不配。但问题是,在背负了数十年国企巨大包袱,这两年刚刚开始东拼西凑搞自主品牌的这些企业,能用什么、在什么基础上搞新能源车?就好比连马都没有,就逼迫主人把资金精力用在造马鞍上。
客观地说,目前国内新能源车的开发,不是热度不够,而是已经很热了。很多企业之所以高调宣扬其新能源车,最直接的目的是希望能够争取到国家的补贴,实际产品自己心里都没有信心。从去年奥运期间国内企业宣布一堆新能源车投入商用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年,认真调查一下市场大家都明白,有些企业是出来作秀的,一年来新能源车的实际销售超过两位数的都不多,甚至有的为零。这样只为争利的漩涡,没有一汽、东风也罢。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politicsinfo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合肥国际新能源车展 安凯引领“智·电”出行[10-01]
- 智驭未来 匠心筑梦 中车电动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冠军揭晓[09-30]
- 打卡《黑神话:悟空》取景地 还得靠依维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质量旅游客运服务体系[09-29]
- 绿色公交“新风景”安凯纯电动G6批量上岗绍兴 [09-29]
- 公共出行焦虑重重 欧辉客车BJ6859帮你做好情绪管理[09-29]
- 梦想1+1 VIP 中通客车助力森煜汽运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靓丽名片[09-29]
- 高端客运市场的绿色解决方案 中通H13E席卷德国汉诺威[09-27]